“格局大、站位高、落地实、氛围浓!用孩子能懂的方式让抽象理论‘活’起来,这种润物无声的思政课,值得推广!”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民生小学的“大理童心”思政汇品牌建设工作受到广泛好评。

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民生小学的“大理童心”思政课堂。辽宁省文明办供图
作为大连思政教育特色探索,中山区民生小学与大连理工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、大连市第九中学集团校民主校区和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(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),共同打造“大理童心”思政汇大中小一体化品牌。据介绍,“大”是大学生,“童”是小学生,二者手拉手组成“成长搭档”;“理”是党的创新理论,要讲得明明白白、听得真真切切;“心”与“汇”则是核心——让不同学段的青少年“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”,跟着党走好人生路。“一馆四校”成为思政育人的“命运共同体”,把爱国主义、社会责任感、法治意识这些“精神养分”,悄悄种进每个孩子心里。
要画好思政教育的“同心圆”,得有实在的“招式”。团队定下“各展所长、自主参与、分头推进、殊途归一”的原则。
紧接着,“花样思政课”轮番登场:“云端思政课”上,高校老师、博物馆讲解员对着镜头“开讲”,把展馆里的珍贵文物、校园里的革命故事,通过屏幕送到每个班级;同题同境教学中,小学生画手抄报、中学生写调研报告、大学生做理论宣讲,围绕同一个主题,用不同方式“解锁”思政知识;定期举办的交流会更热闹,小学老师分享怎么用儿歌讲党史,大学教授带来最新理论解读,博物馆还会“剧透”即将开展的主题展览——大家互相取经分享好点子,校园里渐渐形成“班班有精品、门门有思政、课课有特色、人人重育人”的生动景象。

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民生小学的“大理童心”思政课堂。辽宁省文明办供图
“要让思政课像种子一样,扎根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角落,慢慢发芽、开花,长成支撑孩子未来的‘理想之树’。”大连市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这样说。如今,“大理童心”思政汇通过项目化运行、品牌化服务,已经走出了一条思政课新路子。
供稿:辽宁省文明办
